电磁观测技术的运用,在我国地震预测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也为我国地震电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电磁观测仪器主要包括地磁仪器、地电仪器、电磁波仪器、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等,这些仪器涵盖了地震电磁学中地电场、地磁场、地电阻率和地震电磁扰动等所有测项。除地磁仪器外,其他仪器都是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开始应用在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测研究的。
1966年以后,在国家实行“预防为主”和“多路探索、专群结合”的地震工作方针指引下,电磁观测仪器经历了一个“移植和改造”、“消化和吸收”、“继承和创新”的长期发展历程。
地磁仪器
地磁仪器是传统地磁学观测与研究的重要工具,其开始投入使用的时间,覆盖了我国开展现代地磁观测以来至今的各个时期,长达140余年。
地磁学观测被引入地震预测的研究和实践之中,成为传统地球科学和新兴地震科学一部分的双重属性的反映。在新的探索过程中,地磁观测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,地磁仪器实现了从人工肉眼观测向照像自动记录、从模拟观测向数字化观测、从国外引进为主到自主研发为主的转化,逐步迈向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01
绝对观测仪器
地磁倾角偏角磁力仪,是一种简易的测量地磁倾角、偏角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在野外地磁测量及徐家汇验磁台迁至陆家浜、佘山选择台址的过程中,均使用过这种仪器。英国设计生产,19世纪中叶投入应用。
Schulze型地磁感应仪,一种测量地磁场倾角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由德国potsdam Schulze仪器厂设计生产,1897年观测。
Smith型磁力仪,是一种用电流测量地磁水平强度绝对值的观测仪器,经改进后,还可以测量地磁偏角。该仪器由英国combridge公司设计生产,在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曾在野外地磁测量、佘山地磁台应用,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长春、广州地磁台发挥重要作用。
Askania型地磁感应仪,测量地磁倾角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由(前)西德Askania厂设计生产,20世纪50年代北京、拉萨等地磁台配备使用。
G.S.I型一等磁力仪,是一种观测地磁场偏角和磁倾角的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由日本测机舍松田工厂生产,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10个地磁台及地球物理研究所配备了这种仪器。
CJ6型地磁经纬仪,是一种用来测量磁偏角和水平强度绝对值的观测仪。由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设计,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,1980年投入地磁台使用。
DTZ-3型质子矢量磁力仪,可以测量地磁总强度、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绝对值。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、安徽六安无线电厂设计生产。
CTM-DI型磁力仪,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地磁绝对观测仪。该仪器既可以观测磁偏角、又可以观测磁倾角的绝对值。适用于地磁台站和野外地磁测量队。由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设计,北京光学仪器厂、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,20世纪90年度投入观测。
G856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,是一种测量地磁总强度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由美国EG&G Geometrics公司设计,中国深圳华隆地球物理仪器工贸公司生产。1989年全国地磁基本台网技术管理组首次购进1台,用作仪器比测,此后推广至全国各地磁台和野外地磁测量队。
DIM-100型地磁经纬仪,测量地磁场偏角和倾角绝对值的观测仪器。由加拿大EDA公司设计生产,1989年观测。全国地磁基本台网技术管理组和佘山地磁台配备这种仪器。
02
相对记录仪器
Toepfer型地磁偏角记录仪,连续记录水平强度(H)单分量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器。由德国Potsdam Toepfer商行设计生产,1930年投入观测。
Godhavn型地磁垂直强度记录仪,连续记录垂直强度(Z)单分量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器。由丹麦气象研究所设计生产,1930年投入观测。
57型地磁记录仪,连续记录地磁场偏角(D)、水平强度(H)、垂直强度(Z)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器。为适应“老八台”建设及配合1957年7月1日国际地球物理年观测的需要,而研制成功并配备地磁台使用。由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设计,第一机械工业部仪表厂生产。
72型地磁记录仪,连续记录地磁场偏角(D)、水平强度(H)、垂直强度(Z)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器。由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设计,中科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工厂、国家地震局北京地震仪器厂生产。目前仍有部分仪器在正常工作。
FHD-2B型质子矢量磁力仪,连续测量和记录地磁场总强度(F)、水平强度(H)和磁偏角(D)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。由江苏省新沂市经纬电子公司,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(原中国地震局综合观测中心)生产,现广泛用于全国各地地磁台站。
GM4型磁通门磁力仪,一种连续测量和记录地磁场偏角(D)、水平强度(H)、垂直强度(Z)时间变化的数字化相对记录仪器。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设计,北京天祥地球物理技术开发公司生产,2006年首批产品已运行于我国各类地磁台。
自动化地磁台站系统,一种连续测量和记录地磁场偏角(D)、水平强度(H)、垂直强度(Z)三分量时间变化的相对记录仪器。由英国地质调查局设计生产,2001年投入观测,广东省地震局肇庆地磁台配备此类系统。
磁感应强度检定系统,可以用来对各种地磁测量仪器(包括空间和地面测量仪器)进行标定。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设计生产,2006年投入观测。
地电仪器
地电仪器中,从早期使用的DDC-2电子自动补偿仪,到现在的ZD8系列地电阻率仪,为了适应地震预测定点探测电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需求,经历了地球物理电法勘探技术移植、改造、继承、创新的一个发展过程。
一方面,在地震预测研究的初始阶段,采用物探电法仪器开展观测,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,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,并且在地震预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毕竟这些仪器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介质的电性结构空间差异,特别是在浅层构造、矿产资源,地下水探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。
由于这些领域对仪器观测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要求不高,与地震预测研究中定点观测地球介质随时间的微量变化相比,存在着明显的差距,特别是落后的人工肉眼读数的观测方式,使客观地判定观测数据的时间变化受到较大的影响。
研究者们经过了长达15年的努力,于1985年成功地研制出具有高精度、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性能特点的数字地电仪,实现了直接向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跨越和过渡,成为我国除测震仪器以外,第一个实现数字化观测的地震监测仪器,也是在我国地震系统中第一个实现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水平观测仪器。
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地电场仪,全面填补了我国地电场观测的空白,为“十五”期间在我国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地电场观测网提供了基础条件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国化工仪器仪表网 | 中国仪表网 | 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| 科学仪器网 | 仪器仪表展览网 | 仪器仪表之家 | 仪器仪表网 | 中国仪器仪表网 | 中国仪器仪表网 | 爱仪器仪表网 | 仪器仪表交易网 |
版权所有:辽宁博镁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辽ICP备2022010449号-2
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30202000298号